2025年4月10日,縣委副書記、縣長羅加主持召開縣政府第5次常務會議,傳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聽取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的情況報告,研究《關于解決優化行政區劃設置選址點位前期工作所需資金的請示》等議題。現紀要如下:
一、傳達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會議指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是突發事件應對領域、應急管理工作的基礎性、綜合性法律,是應急管理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保障,明確了突發事件應對的基本原則、組織體系、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后恢復與重建等方面的規定,強調了各行業部門、各屬地政府在應急管理中應承擔的責任,并提出更高要求。
會議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特別是應急管理部門要加強宣傳教育,準確把握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法規內涵,結合社會關注的焦點、群眾關切的熱點、干部學用結合的難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災減災救災、衛生防疫、逃生避險等知識技能的宣傳和培訓,全面提高應急管理的法治化、規范化水平。要抓好貫徹落實,突發事件時效性強、不確定性高,一旦存在麻痹思想、僥幸心理,就極有可能造成管理體制失靈、監測預警失位、應急響應失效,進而造成重大損失。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堅決克服厭戰情緒、松勁心態,堅持底線思維、極限思維,以“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的責任感,做好應急預案銜接、應急物資保障、應急演練開展等先手準備,增強“見招拆招”“化險為夷”的臨場能力,切實提高協同作戰和應急處置水平。要壓實工作責任,進一步完善本部門、本行業防范突發事件的各類預案,將工作責任精準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切實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各鄉(鎮)要履行屬地管理責任,認真開展突發事件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落實綜合防范和處置措施,著力推動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與社會和諧穩定。
二、聽取縣財政局關于政府債務管理工作的情況報告
會議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視政府債務管理和監督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做好債務全過程管理。針對匯報反映出的化債潛力尚未充分發揮、項目建設進度慢、資金使用效率低、信息不共享等問題,要加強部門間的協調配合。要把好專項債券項目關,優先選擇有收益或急需建設的項目,加強項目的資金爭取、建設、竣工驗收等環節的全周期管理。要加強項目申報,圍繞區黨委、縣委工作要求和縣委、政府中心任務,以實際為導向,積極謀劃申報一批我縣急需的國債項目。要堅持目標導向,依法履職盡責,防范化解債務風險,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振全縣發展信心,為城市發展、民生福祉的改善發揮更大的作用。以政府名義提請人大常委會議審議。
三、聽取縣農業農村局關于鄉村振興農牧特色產業發展情況的報告
會議要求,全縣各級各部門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認識鄉村振興是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也是實現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要持續壯大農業產業集群。堅持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在茶產業、獼猴桃、石榴等特色產業的發展上多下功夫,立足本土、因地制宜,鞏固發展產業集群發展模式。加強新業態、新產業培育,推動農業與文化、教育、體育、康養、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緊盯大招商、大項目發力,推動農業產業延鏈、補鏈、壯鏈、優鏈。要持續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努力縮小城鄉差別,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取得實效、農村環境面貌煥新、城鄉公共服務普惠共享。要持續增進農村民生福祉。把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三農”工作的中心任務,持續優化特色產業和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高水平推進農牧民增收共富,高質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高標準完善鄉村治理體系,不斷提高農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以政府名義提請人大常委會議審議。
四、研究縣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關于解決優化行政區劃設置選址點位前期工作所需資金的請示》(察民發〔2025〕13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176萬元(壹佰柒拾陸萬元整)從2025年預算政府購買服務資金中列支。
會議要求,請白曉冬常務副縣長牽頭,縣民政和退役軍人事務局、自然資源局、民政局配合,做好科學謀劃,堅持總體穩定,注重歷史傳承,在提前謀劃、深入調研、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穩妥做好行政區劃設置研究。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五、研究邊境管理大隊《關于解決竹瓦根邊境派出所民警辦公居住環境維護修繕所需資金的請示》(藏林察邊管請〔2025〕1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73.426473萬元(柒拾叁萬肆仟貳佰陸拾肆元柒角叁分)從后勤年初預算—維修(護)費(大型修繕)中列支。
會議要求,請縣發改局要嚴格深查,對項目建設是否合規做好把關;邊境管理大隊加強項目調研論證,在確保項目建設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進房屋修繕工作,切實保障好干部日常工作需要;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六、研究縣自然資源局《關于解決察隅縣上察隅鎮布宗村和下察隅鎮卡地村搬遷點地上附著物補償資金的請示》(察自然資發〔2025〕8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以實際核算為準,從2025年土地出讓金(政府性基金)中解決。
會議要求,由白曉冬常務副縣長牽頭,縣自然資源局具體負責,上察隅鎮人民政府配合,做好搬遷安置點地上附著物數量清點工作,積極兌現補償資金,確保不漏一戶,不留歷史問題。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七、研究縣自然資源局《關于解決不動產檔案標準化建設項目所需資金的請示》(察自然資發〔2025〕17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80萬元(捌拾萬元整)從2025年存量資金中解決。
會議要求,縣自然資源局加快推進該項目的實施,確保該項目建成后能進一步提升不動產檔案管理規范化、標準化水平和檔案調閱效率及安全保障能力;縣財政局做好項目資金預審和撥付監管工作。
八、研究縣自然資源局《關于解決執法調查九隊業務技術用房建設用地項目用地報批前期工作資金的請示》(察自然資發〔2025〕24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345711.89元(叁拾肆萬伍仟柒佰壹拾壹元捌角玖分)從2025年存量資金中解決。
會議要求,縣自然資源局按程序做好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報批手續,確保項目早日落地見效;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九、研究縣林草局《關于審批<察隅縣林草生態幫扶基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請示》(察林字〔2025〕32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
會議要求,縣林草局抓好《辦法》的貫徹落實,在林草生態基金使用過程中,要加強資金監管和項目篩選力度,確保選擇的幫扶項目在業務規定范圍內且符合我縣生態環境和產業發展需求。
十、研究上察隅鎮《關于解決崗藏村安置點口糧的請示》(上政字〔2025〕26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43.6905萬元(肆拾叁萬陸仟玖佰零伍元)從2025年存量資金中解決。
會議要求,上察隅鎮人民政府按需統計,做好安置點群眾口糧采購工作,同時要做好群眾耕地保障工作,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解決群眾后顧之憂,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十一、研究縣公安局《關于解決購置青年路便民警務站辦公設備及附屬設施經費的請示》(察公請〔2025〕06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53萬元(伍拾叁萬元整)從2025年存量資金中列支。
會議要求,縣公安局按采購程序做好設備采購工作,并做好固定資產錄入工作;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十二、研究縣公安局《關于解決購置古拉鄉派出所辦公設備經費的請示》(察公請〔2025〕07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50萬元(伍拾萬元整)從2025年政府采購經費中列支。
會議要求,縣公安局按采購程序做好設備采購工作,并做好固定資產錄入工作;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十三、研究縣公安局《關于解決安裝外掛電梯經費的請示》(察公請〔2025〕08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57萬元(伍拾柒萬元)從2025年第一批存量資金中列支。
會議要求,縣發改局要進一步對項目工程量進行核準,確保項目實施合法合規;縣公安局按采購程序做好設備采購工作,并做好固定資產錄入工作;縣財政局做好資金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十四、研究縣財政局《關于解決審計整改事項抵賬資金的請示》(察財字〔2025〕6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所需資金26.3735萬元(貳拾陸萬叁仟柒佰叁拾伍元)從2025年第一批存量資金中列支。
會議要求,縣財政局加強對借款資金的監督管理,做好審計問題整改事宜,杜絕此類情況再次發生。
十五、研究縣教育局《關于審批<察隅縣第八屆“桑昂曲杯”全民健身活動實施方案>的請示》(察教請〔2025〕8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
會議要求,縣教育局(體育局)要本著節約節儉的原則,再次對獎項設置資金進行核準,確保不發生違規行為;要認真進行組織,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對接,動員廣大干部群眾積極參與,在活動實施過程中要注意潛在風險,做好預案,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進行。縣財政局做好資金審核撥付和使用監管工作。
十六、研究下察隅鎮《關于報廢車輛的請示》(下政字〔2025〕21號)
會議原則同意請示事項。
會議要求,下察隅鎮按照車輛報廢程序做好車輛報廢工作,并做好殘值上繳。縣政府國資委做好固定資產登記工作。
參會人員:白曉冬、蘇飛、桑杰頓珠,普布多吉、汪磊在上察隅鎮視頻參會,杜志視頻參會(曹燁、馮建軍陪同援藏工作組,索朗曲珍返回察隅縣途中,李輝陪同蘭州大學工作組)
列 席:央宗、趙誠、劉獻威、張文強、李二凱、李高勝、洛桑達瓦、張紅霞、仁青達瓦、夏海龍、央色珍、伊國強、旦真、扎西達娃、潘艷東